《群書治要》(文白對照本)
http://www.gmw.cn/01gmrb/2003-05/29/08-C363638A58BDA69548256D340082D55E.htm
以古為鑒知興替 梁建文 以史資政是中國古代史學發達的原因之一,唐朝貞觀年間的史學大丰收,也是 這一觀念的碩果。唐太宗李世民曾說:“以銅為鑒,可正衣冠;以古為鑒,可知興 替;以人為鑒,可明得失。”他不僅詔設史館,大力修撰前朝史書,更任用了他視 為“人鑒”的魏征監修史書,終成《群書治要》一書。《群書治要》,顧名思義, 是編選古籍中關乎“治道”的精要,以為皇帝資政之需。《群書治要》的特點,一 言以蔽之,曰“博而要”。魏征等人博采經、史、子典籍65种,又以“務乎政術”、 “本乎治要”為原則,刪其繁蕪,擇其精粹,濃縮成50卷的珍本。魏征乃經國之大 器,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識,這更使得《群書治要》成為一部“用之當今, 足以鑒覽前古;傳之來葉,可以貽厥孫謀”的經典之作。
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以白話譯本出版的《群書治要》,堪稱一部既有史料价值, 又有現實意義的好書。對于奔忙勞碌的現代人來說,寒窗十年,遍觀經史,可能性 很小,于是《群書治要》這樣的精華本自然成為閱讀時的上上之選;政府官員、党 群干部、各行業管理者,也可從中受到如何治理國家、勤政廉政、提高領導藝術的 啟發。然而,《群書治要》輾轉從日本傳回中土以后,流傳并不廣泛。商務印書館 1935年的印本年代已久遠,固然极難尋覓,中華書局所印又僅收入《叢書集成初編》 中,不曾單行。在這种情況下出版的《文白對照〈群書治要〉》正好滿足了讀者對 此書的需求,這是价值之一。《群書治要》所錄文獻都是文言,《尚書》、《周易》 更是古奧難懂,這給無暇甚至無力閱讀文言的讀者造成了很大的語言障礙。《文白 對照〈群書治要〉》同時解決了這一難題。對于基本使用白話文的現代人來說,古 籍今譯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,尤其《群書治要》這樣一部“唯主治要, 不事修辭”的典籍,閱讀者想從中得到的不是閱讀文學作品的美感,而是經世治國 的道理,因此白話的翻譯更有必要。而且,該書編者沒有將其做成白話《群書治要》, 而是采用文白對照的形式,這使古文功底深厚的讀者可以閱讀文言以得其樂趣;古 文功底較淺的讀者,可以閱讀譯文以求其便捷;還可以文白對照,提高對古文的理 解能力。這是价值其二。
《群書治要》的白話翻譯還是相當成功的,但也難免有個別的疏漏。如卷十四 《漢書二》有這樣一句:“喪祭之禮廢,則骨肉之恩薄,而背死忘先者眾”。譯文 作“吊喪祭祀的禮儀廢棄了,骨肉之間的恩情就會淡薄,害怕死亡忘記先祖的人就 會多起來。”把喪禮片面地翻譯“吊喪”已經有失准确了,把“背死”理解為“害 怕死亡”更是不妥。喪祭之禮,顯示了古人慎終追遠的觀念。慎終,是要善待死者, 謹守喪儀;追遠,是不忘先人,四時祭祀。祭禮的廢棄,使人們忘記祖先;喪禮的 廢棄,使人們背棄死者。“背死”一詞恐怕還是這樣解釋更為妥帖一些。而將秦始 皇的“少子胡亥”譯為“二儿子胡亥”也是明顯的失誤。
《群書治要》洋洋170万字,可謂卷帙浩繁,雖然文中偶有疏漏,但總体來看是 极為扎實的。
《群書治要》(文白對照本)
【作 者】张发祥 柯美成主编 【丛书名】 【形态项】 484 【读秀号】000004008939 【出版项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, 2001 【ISBN号】 7-5005-4903-2 / D691 【原书定价】 188.00(全四册) 【主题词】群书治要 译文 【参考文献格式】张发祥 柯美成主编. 文白对照《群书治要》 (Ⅰ-Ⅳ).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 2001.
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
http://www.cfeph.cn/
《新的討論區》
新的留言板如下:
https://live.baibai.com.tw/board/
感謝!
【我要回應】
【 生活行動小博士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