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德正神,民間俗稱土地公,也有稱為福德爺、伯公、大伯爺、后土或簡稱土地。 關於福德正神的傳說有很多,
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,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,從小就是個天資聰穎又極為孝順的小孩;三十六歲時,當上朝廷的總稅官,為官廉正;到了周穆王三年才過世,享年一零二歲。神奇的是,他死後三天後,容貌都沒有改變;有一貧窮人家用四塊大石圍成石屋奉祀牠,過了不久,居然由貧轉富,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,於是合資建廟並打造金身膜拜,因此生意人常祭拜牠。另傳土地公為周朝士大夫的家僕,為避免讓小姐受凍,乃脫衣給小姐穿,自已只穿單薄的衣物,卻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凍死。就在此時,天空顯現『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』的景象,士大夫感謝祂的恩德,於是建廟奉祀。周武王時,贈封后土,後世尊為土地公。
福德正神一般稱為土地公,土地公的造型幾乎都是白鬚、白髮,笑容可掬,地方員外打扮,一手拿元寶,一手執如意或柺杖,充分表現出慈祥溫和的長者風範。
按自古土地之神為社神。社神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神,自君王以至平民百姓,都得對牠立社祈求,以祈社稷、天下之福。因大地孕育萬物,所以「土」之功德浩大,封土立社,祀五方之土神,以為祈福。祭祀土神分為春、秋兩祭,春祭為二月初二(頭牙),秋祭為八月十五日(中秋)。
土地公的信仰似乎是逃脫不了和大自然的關係。在古代,當人們要祭拜土地公時,他們往往都會在當地找一棵枝葉茂密,高聳參天的大樹來參拜;因為在先人的觀念裡,巨木的根部和在地底下的土地神距離是最近的,故在祭祀土地公時,大樹的根部就能將信徒喃喃的祝禱,傳達給土地公公知道;等祭拜之後,再找一顆石頭放置在這棵專門祭祀土地公的大樹之下,作為下一次來祭拜時,尋找此地點的記號。久而久之,人們就將樹下的石頭,當作是土地公的神像,進一步蓋廟來供奉祂,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土地公廟的開基神像是用石頭做的,甚至是去找一塊與人形相似的石頭,直接地把祂給供起來。
「有土斯有財」這句話,說明了現今和古代的土地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價值觀。而在民間對「土地神」的祭祀也就成了一種相當廣泛且普遍的信仰;從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」、「庄頭庄尾土地公」,甚至是「街頭街尾土地公」等等的諺語,都可以印證福德正神在社會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。
《新的討論區》
新的留言板如下:
https://baibai.com.tw/community/
感謝!
【我要回應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