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技與品種都外流/我農漁國際市場 衰退
日本是我國農產外銷最主要國家,但隨著中國農產品競爭力提升,近年來我對日出口值與市佔率不斷下滑,連美國市場也受到影響。包括鰻魚、吳郭魚、烏龍茶等在國際市場都衰退嚴重。
根據日本與美國海關統計,我國一九九二年在日本市佔率還有七.三三%,但去年為一.四九%;反觀中國卻從七.八%,一度大幅成長至十四.七三%,後因日本藥檢嚴格,才下滑至去年的十三.○五%。至於美國市場,我國市佔率也從一%下跌至○.三九%,中國從二.五五%增加至五.八二%,成長超過一倍。
學者憂被中國取代
「品種、技術外流中國,台灣農業就結束了。」嘉義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林啟淵強調,台灣種苗到中國,或許剛開始不好種,但有了台灣技術,中國也會慢慢研發改善,讓種苗適應當地。兩岸農業交流除加速中國農業發展外,也使得台灣與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產生激烈競爭,中國農產品大規模且全面性替代台灣。
林啟淵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助理教授李仁耀進行「兩岸國際市場競爭研究」,發現我國在主要市場的多數重要農產品銷售呈現衰退,包括烏龍茶、鰻魚、胡蘿蔔、冷凍菜豆等,最重要關鍵因素為中國出口競爭增強,而我國農產品因生產成本高、價格不具競爭力。這種情形普遍存在所有的出口農產品中。
雖然政府以開拓中國市場取代其他國際市場,但李仁耀認為,中國所得低,台灣農產品價格偏高,從短期看來,市場不像政府宣稱的那麼大。他強調,台灣農產品優勢在於食品安全、疫病防治、品種研發等,但卻常出現「台灣什麼品種都被搬到中國去」,因此如何真正保障台灣智慧財產權是重要課題。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1/new/may/21/today-fo3.htm
《新的討論區》
新的留言板如下:
https://baibai.com.tw/community/
感謝!
【我要回應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