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政府過度依賴中國市場
對於ECFA執行成效與兩岸經貿發展,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教授童振源昨日表示,馬政府沒有完整的全球經濟整合戰略,且太過依賴中國政府善意,使得台灣至今仍無法突破東亞經濟整合的困境。
ECFA簽訂後,是否有助台灣與他國經貿關係發展?童振源表示,在去年四月「雙英辯論」,馬總統曾說,要親自領軍與其他國家洽簽FTA(自由貿易協定),但從去年六月底簽署ECFA至今,有些東南亞國家仍基於中國政治壓力,不願與台灣進行FTA談判。
童振源說,目前台灣只有新加坡完成FTA共同研究,但仍未進行政治談判,況且,就算台灣與新加坡完成FTA,兩國間的貿易,僅佔台灣對外貿易的三.六%,對台灣整體經濟幫助有限。
相較於台灣主要經濟競爭對手韓國,童振源指出,韓國與歐盟的FTA將在今年七月生效,而台韓兩國出口到歐盟產品,約七成重疊,台商未來在歐洲將面臨韓國強大壓力;此外,今年二月韓國已和美國簽訂FTA,而中日韓的自由貿易區談判,也將於明年正式啟動。
他強調,馬政府至今還無法啟動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美國、日本與歐盟的FTA協商。對此,中經院副院長劉碧珍持不同看法指出,兩國簽訂FTA需要時間,「不是今天講、明天就可以有結果」,日前印度官員曾表示,將研議與台灣洽簽FTA,這是非常正面的訊息,她強調,若沒有ECFA,台灣就很難與他國推動簽署FTA。
童振源則認為,馬政府只希望儘速享受ECFA早期收穫項目的好處,缺乏完整的兩岸經濟整合協議談判,導致兩岸經濟整合與制度化成果相當有限,而且無法突破東亞經濟整合的困境。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1/new/jun/12/today-e3.htm
《新的討論區》
新的留言板如下:
https://baibai.com.tw/community/
感謝!
【我要回應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