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查詢 桃源福德宮 簡介】
本宮始建於清朝乾隆16年(日本寶歷元年)西元1751年距今已261年,主祀福德爺,初名為福德祠。初期以土牆茅草屋簡約,惟屢受風雨侵蝕破壞。清光緒2年在原地七星郡嗄嘮別(現今所在北投區桃源里中央北路3段62號)第一次整建,宮頂杉木造,瓦片覆蓋,水泥磚牆。日據時代柯武先人悉心管理宮務,奠定良好基礎,並更名為桃源福德宮。茲將本宮之緣起與發展情形摘列如次: 一、概說: (一)本福德宮(祠)當時係由現在的桃源里、稻香里、共同管理,早期迎神廟會慶典 (恭迎關渡宮天上聖母遶境祈求平安),慶典遊行範圍,桃源里、稻香里(豐年 里、文化里)一德里、水磨(秀山里、智仁里)共同祭拜,昔日人口稀少,村民 依賴開墾農田、旱地、栽種五穀農耕維生,當時農業科技、交通、經濟條件, 均不發達,所有農作物如遇病蟲害均無法防治,若遇乾旱各種穀類減收甚鉅, 全靠福德爺及眾神明庇佑才能平安生活。 (二)為祈求村民平安、提高當地農作物收穫量,桃源、稻香兩里部份熱心先人捐地 集資興建本宮(祠),雕刻神像供奉主神─福德爺,以祈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、 六畜興旺、五穀豐收。 (三)現今人口增加、社會繁榮行政區域變更,由稻香里再分出豐年里、故本宮現為 桃源里、稻香里、豐年里共同祭拜。 本宮始建於清朝乾隆16年(日本寶歷元年)西元1751年距今已261年,主祀福德爺,初名為福德祠。初期以土牆茅草屋簡約,惟屢受風雨侵蝕破壞。清光緒2年在原地七星郡嗄嘮別(現今所在北投區桃源里中央北路3段62號)第一次整建,宮頂杉木造,瓦片覆蓋,水泥磚牆。日據時代柯武先人悉心管理宮務,奠定良好基礎,並更名為桃源福德宮。茲將本宮之緣起與發展情形摘列如次: 一、概說: (一)本福德宮(祠)當時係由現在的桃源里、稻香里、共同管理,早期迎神廟會慶典 (恭迎關渡宮天上聖母遶境祈求平安),慶典遊行範圍,桃源里、稻香里(豐年 里、文化里)一德里、水磨(秀山里、智仁里)共同祭拜,昔日人口稀少,村民 依賴開墾農田、旱地、栽種五穀農耕維生,當時農業科技、交通、經濟條件, 均不發達,所有農作物如遇病蟲害均無法防治,若遇乾旱各種穀類減收甚鉅, 全靠福德爺及眾神明庇佑才能平安生活。 (二)為祈求村民平安、提高當地農作物收穫量,桃源、稻香兩里部份熱心先人捐地 集資興建本宮(祠),雕刻神像供奉主神─福德爺,以祈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、 六畜興旺、五穀豐收。 (三)現今人口增加、社會繁榮行政區域變更,由稻香里再分出豐年里、故本宮現為 桃源里、稻香里、豐年里共同祭拜。 二、修建與發展經過: (一)本宮(祠)建廟之土地係由當時熱心居民集資、捐地、購地建造,日治時代由柯 武先生擔任管理者,福德爺之名為所有權人,正式向地方政府辦理土地登記, 書狀字號【079北士字第26698號】。 (二)本(宮)祠因歷史悠久年久老舊,在信眾林庚申、地方耆老與熱心公益人士協 商,勸募集資修建本宮(祠)。復於61年10月第二次擴大修建完竣後,本「福 德祠」更名為「桃源福德宮並留下紀念碑一塊」。 (三)民國76年11月24日台北市政府為建造捷運系統,徵收部分土地使原有所有 權人「福德祠、管理者柯武」名下之土地資產減少。【台北市捷運工程局,77 北市字第17782號函】。 (四)民國85年11月4日登記正式更名為「桃源福德宮」【北市投區民字第22644號】。當年並組成「桃源福德宮管理委員會」籌備會辦理各項管理與祭典活動,為福德正神與信眾服務。 (五)民國87年間「桃源福德宮管理委員會」正式成立,並推選曾正安為第一屆主 任委員,並且辦理申請寺廟登記,獲北市民政局審定符合規定發給寺廟登記, 【民國87年3月13日北市投區民字第8720405700號函】。 (六)至民國100年(辛卯),為酬答神恩庇佑風調雨順、境內民生富裕、百姓安居樂 業,遂由地方信眾簡芳明、許萬定及地區里長等結合地方善心信眾發起第三次整修,並加建洗手間,舖上大理石地板等,於100年11月5日完工,竣工之廟堂更具莊嚴典型,甚具傳統藝術價值。 (七)民國101年為感念福德正神精神發揚暨先人之榮德傳承,特召開信徒大會接續 宮務,並依法令章程規定選舉第二屆主任委員,由簡芳明當選主任委員,複由 管理委員會新任委員發揮組織力量接續宮務運作,期發揚福德正神福國佑民之 精神,並在福德正神的庇佑下為鄉梓服務樹立典範。 (八)亙自建宮(祠)以來各里歷任里長、耆老、信眾大德等均對本宮均有直接或間接 之護持、管理與奉獻均不遺餘力,其功不可沒也。 三、結語: 自建立福德宮至今,三里人民安和樂業,由於里民的支持與對福德正神之虔敬向心、 遵守福德正神之教義,可謂香火鼎盛,達到促進社會團結、和諧、安定之宗旨,特感桃源福德宮福德正神神恩浩蕩。
《新的討論區》
新的留言板如下:
https://baibai.com.tw/community/
感謝!
【我要回應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