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青園課程
循規矩
蒙養為作聖之基。古人重胎教於未生之前,矧已束髮就學乎。《學中雜儀》務令日日循習,家揖之禮及凡卑幼之所宜行者,亦一併詢問考究,一刻不可放鬆。周規折矩,童幼便如成人,而成人可知。《雜儀》所載不過略示梗概,尚宜參之陳榕門先生《養正遺規》、正宜堂《養正類編》,以盡其曲折而致詳焉。如築室之固其基,培樹之沃其根,而可大可久之業胚胎於此矣。
精誦讀
成童讀書講論貴多於誦習,而童蒙則以誦習為主,講論之功止解大義已足,不可躐等求速。蓋童蒙知識未開,多有記性,誦讀既熟,便終身可以不忘。讀書之道,遍數愈多愈好,量其材力而授之。書能誦百行者授以五十,而以讀百行之功力讀之,則遍數可以加多。背誦後復讀百遍,而日日又兼所授者並讀,或五日或十日,再從頭逐節抽退,則書無不可熟。讀時最要真切安詳,宜中聲不宜急疾,取其靜也;宜重聲不宜模糊,取其真也。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,不可誤一字不可倒一字。心到眼到口到,而又從容精細,自然字字清楚。讀熟後再限千遍,使其言皆若出於己之口尤善。而讀時記數,宜力戒偽妄,方能踏實。書宜就《廣三字經》中所載,循序讀之。《小學》、《近思錄》、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皆宜讀注,若限以資力而不能讀注者,先讀正文,俟後追補。古人云:“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”且義縱有不明,思索亦易。精思由於熟讀,以後根基胥筑於此,所關非細,切勿輕視。
勤講解
訓蒙之道,講解最為緊要。昔人云:“讀得一尺,不如行得一寸。”然讀而不講,講而不解,則欲行未由也。故善教者不畏煩苦,字解句釋,必求其明而後止。而又無書不拍到身上。遇可法者,則曰汝宜依此去行;遇當戒者,則曰汝切莫如此。則知識日開而德可日進。而入學之始,尤在解字有方,宜取《十三經集字》、《書成字號》認而解之。紙須寬一寸長二三寸,截一寸畫一橫線。字用大書,按四聲注於四角,橫線下用小字先注反切或音某,次注入某韻,以下詳註共幾解。其解謹依《四書》經書諸儒先之說,一切駁雜不純者不得攙入。末後兼及篆書,按六書註明,使略識字原,穿鑿過甚者亦無庸蔓引。人各一分,日解十數字,或數字。週而復始,字字清解,則凡所讀之書自無不可一目瞭然。音韻之學亦所宜講,蓋深之可以通於樂律,淺亦不至承訛襲謬,誤仄為平,則其功又在解字之先。《字典》載其要,《音韻闡微》備其精詳,而李氏《音鑒剔弊》、《五方元音》二書又入門之捷徑也。蒙童有此基本,成童後便可拓博大之規,究精微之蘊,而無煩瑣瑣於訓詁詞章之末矣。
習藝能
《周禮》三物,興賢並重六藝。成學以禮、樂為要,蒙童則以書、數為先。作書之道,用筆結字,胥有法則,《書法正傳》粗具梗概,須細玩之。臨帖不可忽彼忽此,無論顏、柳、歐、虞,總宜專習一家,終身不易。寫字最能收心,要一筆一畫,端端正正,不可潦草。臨帖可書帖體,若抄書錄文,則依正體及承用者書之。蟲書、鳥篆非今時所急,可以不學。篆、隸則宜兼習,即不工可也,卻不可不知不能。算法用處甚多,自當童而習之。世傳珠盤之法,尚不甚精其奧妙,須從《數理精蘊》求之。子弟聰慧者,可問道於精此者。古禮雖不必盡行於今,然有與今相通者,亦有不行而實不可不知者,必宜講習。古樂久已失傳,音律亦非童幼所能驟知,然有天資相近領悟獨易者,兼習亦可。射以觀德,御至今時雖屬賤役,然可調習牛馬,宜於農務。且二者近於武事,武備之道即可從此問津。幼時習此不便,年至十三、四時,學之可矣。